2019年年市金融办法治建设工作在市委和市政府的精心指导下,认真贯彻落实中央、省市法治建设工作会议精神,扎实推进“法治金华”建设工作,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。现将19年工作汇报如下:
一、2019年工作成效
(一)融资规模大幅增长。积极畅通银行主融资渠道,截至12月末,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402.7亿元,比年初增加945亿元,同比增长14.22%,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4.36个百分点(增幅居全省第四),完成年度任务的157.5%。全市实现直接融资462.23亿元,完成年度目标的154%,均创历年新高。
(二)非银金融机构保障有力。深入推进政保合作,市政府与人保财险浙江省分公司签订战略协议,全方位与我市开展合作。截至11月末,全市产、寿险保费总收入247.47亿元,保费总收入长期稳居全省前3。全市证券交易额28947.33亿元,融资额46.44亿元。全市35家小贷公司贷款余额85.43亿元,当年累计发放贷款137.41亿元,有效发挥了信贷补充作用。
(三)全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,守牢不发性区域性、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。
一是“两链”风险逐步下行。截至2019年末,全市银行机构不良贷款率1.24%,低于年末管控目标0.26个百分点。全年化解处置不良资产162.64亿元。大力推进联合会商机制落地,梳理确定34家授信10亿元以上企业纳入试点名单,稳定相关企业融资约839.64亿元。精准化解企业“担保圈”风险,发挥企业应急周转金转贷“桥梁”作用,全市共使用应急周转金2814笔,转贷金额177.36亿元,惠及企业1914家。
二是大企业风险总体稳定。政银企协同、省市县联动,因企施策推进稳企业防风险工作,及时帮助化解了大企业流动性风险。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方面,通过国资驰援纾困、企业自救、银行帮扶等方式,全市7家股权质押率较高上市公司中,3家风险得到化解,其余4家目前经营稳定、风险可控。
三是本地P2P网贷机构实现清零。全力推进P2P网络借贷风险应对工作,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。目前我市辖内纳入省整治办P2P整改类名单的6家网贷机构(合计借款总余额2.1202亿元,借款人数1322人,出借人数4221人)已提前实现完全清退,工作进度位全省前列。
二、2020年工作计划
深入推进融资畅通工程,精准破解民营企业、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。召开银行业和保险业“融资畅通工程”推进会,力争全年制造业新增信贷、小微企业信贷、小微企业融资综合成本等信贷结构性指标较去年显著改善。
全力稳企业防风险,动态跟踪股权质押风险较高上市公司情况,督促上市公司大股东尽责自救,协调银行、券商等金融机构予以支持,总结完善国资驰援纾困机制,不发生质押股权被强行平仓导致上市公司控制权非正常变更情形。
防范民营企业债券兑付违约风险。密切关注下半年存在到期兑付压力的重点民营企业流动性情况,加大企业发债融资支持力度,制订落实综合性的金融帮扶纾困方案,全力防范发生债券违约风险,力争全年到期民企债券均如期兑付。持续强服务优环境。一是深入开展“三服务”活动,以“三张名单”为主要对象,抓好“一对一”联系企业制度、助企特派员制度的落实。继续赴先进地区学习考察,对2019年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和公示,提升对标比拼的工作实效。二是加快推进新出台的工业经济发展意见政策落地实施。三是深入推进金融信用体系建设,统筹推动“信义贷”平台投入应用。
金华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
2020年1月17日
金华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2020年1月17日印发